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供应链稳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坚定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湖北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和强力推动高质量供应链物流发展,特别是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就此提出明确要求后,成立湖北省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组建楚象、国控两家供应链标杆企业等。当前,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正牵头推进供应链物流相关工作,湖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在研究整合物流管理职能,湖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研究如何支持供应链标杆企业做大做强。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按职能和分工落实供应链物流相关工作。宜昌、黄冈、十堰、荆门等地政府也积极跟进,研究和推动本地供应链物流发展。
在以上背景形势下,政府应在掌控供应链关键锚定物、培育核心企业、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供应链稳定发展。
掌控关键锚定物 培育链主企业
供应链“供”的是物品,“应”的是信息、资金和信用,“链”的是客户群。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发展供应链首要的是梳理并掌握供应链锚定物。省级层面需要着眼全局掌控关键锚定物,如煤炭、粮食、矿石、稀有金属、汽车及零部件、天然气等。市级层面需要结合产业链发展需要掌控重要锚定物,如宜昌市拟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重要锚定物,培育和打造煤炭、粮食、化工、油气等4条供应链。十堰、襄阳、汉江平原可培育和打造农产品供应链。
掌握关键锚定物的同时,还需要以此为基础培育供应链链主企业,从而带动和壮大链属中小企业群。
重构传统产业供应链条。充分发挥汽车制造、钢铁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产业基础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供应链。完善煤炭、矿石等原材料供应渠道布局,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和网络货运平台。
壮大新兴产业供应链条。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打造更多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培育一批平台物流企业和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商,以及一批具备规模化、一体化组织能力的综合型物流企业。
引进供应链物流头部企业。引进供应链管理和多式联运企业,打造枢纽建设运营标杆企业。招引一批集储运贸一体化、第三方物流、货运平台等优势企业,重点引进全球和国内物流品牌企业区域总部、分拨和转运中心、结算、运营和研发中心等落户。
培育本土供应链企业。除了继续发挥东风汽车物流、武钢钢贸物流等央企供应链企业作用外,对交通物流集团等省属平台企业可结合湖北产业链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一定时期赋予其某些领域的供应链链主角色,并进行考核激励,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稳定作用。对九州通医药物流等这类市场催生出的供应链链主企业,纳入政府支持范围,发挥其稳定产业链的作用。
提升供应链企业服务能力。当前,湖北供应链企业缺乏懂得和运作供应链的专业人才,相关供应链企业可安排业务骨干赴省外领先供应链公司进行学习。同时,成立供应链专家委员会、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等也能够在短期内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建设数智化服务平台 提升抗风险能力
供应链没有金融的介入,难以做强做优延长,但风控是供应链金融的前提。目前,在供应链领域,企业孤岛或平台孤岛是全面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化面对的最大挑战。这一现象不仅使得产业的网络生态难以建立,而且也阻碍了企业间的协同,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运营和准入成本高昂。为此,需要围绕数智供应链发展,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数字化和透明化)、信用(物和数据的信用)支撑。
加强供应链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优势产业锚定物为牵引,建设围绕供应链集群建设和发展各类集成研发设计、集中采购、组织生产、物流分销、终端管理、金融服务、品牌营销等功能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推出湖北省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应突出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重点集聚政策咨询、信息聚集、经济预警、研发支持、信用、金融服务、技术推广等服务功能,打通交通、民航、铁路、邮政、海关、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物流公共信息孤岛,推进供应链金融生态化,进一步助推供应链壮大延伸。
当前,重庆、河南郑州等地在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其经验可供借鉴。重庆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集合铁、公、水、空四种联运方式,实现渝新欧以及城市物流配送等多种物流方式为一体,同步提供电子政务、增值服务等相关服务。郑州则已实现运输链条的信息共享,其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与郑州机场国际多式联运数据交易平台、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买卖全球网”、“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
谋划一体化布局 增强供应链韧性保障
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面对郑州空港大通道、西部陆海大通道、西安国际陆港(中欧班列)等周边竞争态势,可参考重庆、湖南等地的做法,围绕鄂州花湖和武汉天河机场、长江和汉江航道、浩吉铁路、中欧班列等,谋划“通道+口岸+园区+市场”一体化布局,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更多物流通道选择。
如重庆依托铁水联运引领五大国际通道及集疏运体系,重点建设东向(渝甬铁海联运、渝沪江海联运)、西向(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南向(渝黔桂新铁海联运、渝深铁海联运)、北向(渝满俄国际铁路)和航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供应链不仅是稳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关键,更是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充分发挥在供应链的安全性与韧性、核心企业与链属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推动供应链稳定发展。
作为供应链控局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还要引导企业在产业链延伸、产业园运营、上下游资源锁定、跨界资源整合、融资渠道拓展、衍生品应用、投资运营机制创新、采销和渠道优化等诸多领域深化拓展。面对日益严峻的绿色贸易壁垒,应引导供应链企业着手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
此外,制订供应链发展等相关支持政策尤为重要,应加大对供应链企业培育、平台建设、模式创新、通道开辟、绿色发展、人才聚集、重大专项研究、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等方面支持力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