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化”之心 建场站标杆
步入综合场站,预制梁厂、箱涵预制厂、混凝土拌和厂、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小型构件集中加工配送中心、产业工人生活园、产业工人培训园等“三场两园两中心”分布明确、“各司其职”;亲身体验操作,钢筋加工、梁板养护、质量追溯等事项“一键化”开展……当前,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三标项目,综合场站建设成果斐然。
谋定而动 深化标准建设
“综合场站担负着本标段内2119片梁板、5400立方米预制箱涵、34万立方米混凝土、2.5万立方米小型构件和3.9万吨钢筋的加工任务,也需满足200余人的住宿和办公需求。某种程度来讲,高标准实现场站各功能区的有效连接决定着后续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项目负责人常永健告诉记者。
谋定而动,为全面打造高质量智慧工地,项目在综合场站规划阶段就秉承“五化五定位”理念,即以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打造平安、绿色、品质、价值、阳光工程。
从一声机械式“识别成功”开始,记者跟随着项目副经理鲜斌斌的脚步进入预制梁厂。放眼看去,焊花飞溅,钢筋、钢绞线、梁板等分门别类、整齐堆放、标识清晰;驻足观察,“全类型钢筋绑扎胎架提高钢筋骨架的绑扎精度和质量,伸缩式智能喷淋系统提高梁板养护质量,内卡式千斤顶降低钢绞线材料损耗,液压(电动)夹轨器和滑触线配电方式实现龙门吊的安全管控,验梁台座确保了每一片成品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隐藏在细节中的“大文章”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下清晰明了。
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预制梁厂建设仅是综合场站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记者将目光转向混凝土拌和厂。
白墙蓝顶的全封闭外观设计;内设砂石分离机、泥浆压滤机及三级沉淀池,用于处理废旧混凝土,达到地材回收利用的目的;料仓隔墙采用装配式波纹板,提高周转率;仓内安装智能喷淋降尘系统和地暖加温设施,并配备燃气锅炉用于冬期施工,从整体布局到细节把握,全面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
作为“亮点工程”的产业工人生活园,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将安全、便利、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
“园内相当于一个小型社区,餐厅、超市、医务室等基本的生活场所配置齐全。”项目安全总监吕海操介绍,工人就餐、洗澡、用电均采用刷卡功能,便利、节能。超市采用积分兑换模式,项目建立了安全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员工通过学习安全知识获得积分,进而促进了产业工人安全意识的提升。除此之外,在综合场站内,项目还设置了篮球场和采摘园,进一步丰富工人的业余生活。
科技添翼 实现智能化管理
综合场站是建设者们工作生活的第一现场,也是展示项目智能化发展成果的“效果图”。
“为提升综合场站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新技术、新设备的大力投入是基础工作。”项目总工程师徐永进举例说,“比如在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我们采用锯切套丝打磨一体机、智能焊接机器人、弯圆机、滚焊机等多种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升了钢筋半成品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众所周知,综合场站的智能化建设,不仅包括前沿技术、先进设备的投入让工程施工更精准高效,更意味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和小型构件集中加工配送中心,每个半成品都张贴着“身份证”,通过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有效区分半成品的检验状态,便于质量追溯。在产业工人培训园内,信息化系统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及身份证阅读器、人脸识别设备等10大模块串联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劳务人员实名登记、体检、安全体验、安全知识考核、个人信息卡生成、劳务合同签订、劳保用品发放等一体化管理。
对于三标项目而言,实现综合场站智能化管理,不仅包含了“中枢大脑”的建设,也体现在“神经末梢”的补充。
产业工人培训园外设置的行为识别系统、违章曝光台、智能喷淋及养生系统、智能张拉压浆设备、物料核算系统等,将各类信息采集整合后,传达至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数据流转间,项目实现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生产及材料信息的系统管控。
上述信息化系统之间相互挂接、数据共享,可供三标项目管理人员随时调取查看,实现了劳务人员的日常全方位管理,缩减管理环节,为打造高品质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天,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最佳季节,项目各项工作也在井然有序开展。作为《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中的“横二支线”,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建成通车后,将与京台、京沪等多条高速公路实现连通,发挥路网整体效益,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并推动山东省会经济圈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