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地闯出了大作为——连云港海事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793.9公里海岸线,11万平方公里搜救责任区,蔚蓝,是他们永恒的底色。

103个开放泊位,4.35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安全,是他们始终的坚守。

30万吨级航道全线开通使用、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投产、海上风电场1355台风机组网发电……倾情服务助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他们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奋楫先行。

96%以上业务实现“不见面”办理,行政审批效率普遍提升45%以上,他们在全国海事系统率先推行“一站式”行政审批模式改革,实施“海事政务闭环管理”,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政策温度。

运行全国首套国产VTS系统、成立全国首个海事海关危险品联合查验中心、建成交通运输系统首个全国数字示范档案室……他们坚持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总抓手,在改革和创新中走出一条特色强局之路。

十年一剑展锋芒。矗立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连云港海事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实干担当、顽强拼搏的过硬作风,用小体量迸发出大能量,在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新征程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荣光。

协同共治 海事监管效能最大化

连云港海事局辖区内河船舶多,水系复杂,监管难度大。该局立足辖区实际,构建水上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监管格局,形成安全监管合力,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安全治理之路。海事海警联合检查站、海上交通安全协调机制、“1+N”海上风电综合管理机制……这不仅是连云港海事人“借力打力”的生动实践,也是他们主动作为,“以小博大”的现实缩影。

2021年11月,全国海事系统首家“海事海警联合检查站”在连云港灌河海事处挂牌成立,检查站立足灌河水域监管实际,充分发挥双方执法优势,通过联合办公、信息共享、执法共治等有效措施,协同打击低质量船舶、内河船涉海运输及其他船舶违法行为,极大提高了执法威慑力,水上安全监管效能持续提升。灌河水域曾经一度是摆在连云港海事人面前的最大监管难题,地处两市交界,管理权责不明,两岸钢铁厂、船厂等企业林立,存在砂石码头多、砂石船舶多、安全事故多、通航秩序乱“三多一乱”现象。为此,该局集中精干力量会同地方政府共同开展灌河水域综合整治行动,以打击非法砂石船为突破口,联合公安、交通运输、海警等部门进行集中整治,推动两岸非法砂石码头全部拆除,船舶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立足水上交通本质安全,该局还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市县两级海上交通安全协调机制,密切与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海警和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行刑衔接”机制,打破行政壁垒,联合开展“打非治违”、内河船舶参与海上运输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实现全辖区内河船涉海运输、非法船舶动态清零。

2022年7月,该局推动连云港、盐城两市政府牵头开展船舶出海管理百日行动,推动解决各类海上重大风险20余项、取缔砂石船非法装卸点20余处,拆解各类船舶310余艘,移送无证驾驶人员30余人次,水上安全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沉疴痼疾”得到有效化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面对辖区实际情况,连云港海事人时刻以守护河海安澜为使命,保持着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源头管控,治标更治本。

长期逃避海事监管船舶专项整治、船舶进出港报告专项检查、桥区水域隐患专项治理、船舶检验质量监督检查、船员任解职资历检查……连云港海事局分批次、分阶段、分重点的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排查出隐患,不断织密安全网,保障了辖区水域安全形势动中趋稳、稳中向好。

同时,他们注重强化应急搜救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救得下来,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持续推进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组建区域和港口两级水上交通管理中心,不断完善应急值班和指挥体系,在“苏连云港货1677”轮搁浅、“大森7”轮搁浅等重大险情事故和海上人命救助行动中彰显海事担当。推动地方政府成立海上应急服务中心、做好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建设、引入国内首架专门服务海上风电场的民用直升机,不断提高辖区应急处置能力,“政府主导、海事牵头、行业协商、企业出资、全社会受益”的江苏沿海空中立体应急救援体系更加完善。

创新服务 人民群众感受海事温度

“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我一大早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赶过来,以为还得跑个好几趟呢,没想到剩下的证书你们会直接帮我办理,不用再来了,这可太省心了。”在连云港海事局政务服务窗口,59岁的船员陈先生在填写《政务服务代办委托书》时说。

证书委托代办服务是连云港海事局巩固海事政务服务闭环管理创新成果的有益探索。该局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力创新政务服务举措,强化创新政务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

对于海事服务对象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能不能少花钱、少跑路、少等待、办好事,连云港海事局一直在用行动解答这个问题。

在落实国家和上级政策基础上,该局根据服务对象需求,不断自我加压,精简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如今,“不见面”业务办理让全国各地的船员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办理上船任职所需的各类证书,针对不同个体的人性化服务也让不少外地船员连续多年坚持在连云港海事局办理各类证书。

同样感受到便民惠民政策红利的还有辖区内航运企业和船东。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该局想方设法为行政审批“瘦身”。不仅在办理流程上实现“邮寄受理、网上审批、邮寄发证”的完整闭环,还推出预约办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系列便民举措,不断压缩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和经济成本。

2020年5月,国内首个海事海关危险品联合查验中心在连云港挂牌成立,这是连云港海事人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又一创新项目。依托该中心,海事、海关创新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模式,实现信息无缝高效传递,通过联合开箱检查,危险品货物集装箱单箱通关时间可减少8个小时,节约经济成本约400元,给货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守护安全要有力度,服务群众要有温度。”这是多年来连云港海事人对“以人民为中心”最朴素的认识,也是大家早已达成的共识。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该局积极助力省、市两级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行,推动成立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和船员换班专班,并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联检部门制定高效可行的船员换班计划。据统计,2020年以来,连云港海事局累计服务保障1139艘次国际航行船舶、16114名中国籍船员在连云港、盐城口岸顺利换班,实现“应换尽换、应换快换”。

该局还成立了水路运输保通保畅工作专班,针对煤炭、粮食、防疫物资等重点民生物资运输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批、优先锚泊、优先进出港、优先护航、优先安检、优先查验”的“六优先”举措,做到“即报即审即通行”,有效保障水上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连云港海事局用行动对如何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作出了响亮回答。

找准定位 海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线于2022年9月17日零时起,正式开通使用!”2022年9月16日,连云港海事局副局长包继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是江苏沿海开发的“牛鼻子”工程,也是连云港港发展的生命线工程。

航道等级提升到30万吨,是连云港港加速崛起的亮眼成绩之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连云港海事人奋斗的身影。该局专门成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海事保障指挥部,从审批许可、协调纾困、动态监管、信息服务、现场检查和疫情防控等方面提供海事保障服务。在该局的严格监管和安全保障下,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施工船舶未发生一起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

同时,他们大力推动连云港“一体两翼”港区和盐城港大丰港区、射阳港区、滨海港区、响水港区对外开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不断自我加压,创造性解决航道双向通航和集装箱船舶夜航等一系列重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航道通航效率,实现港口吞吐量的稳步提升。

2022年10月,30万吨级原油船“远金湖”轮在连云港海事部门全程维护下成功靠泊徐圩盛虹炼化一体化码头,标志着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实现了30万吨级油轮全天候、常态化通航。

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规划有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保障相关配套港口、航道和码头施工以及船舶进出港,连云港海事局主动靠前服务,组建了海事保障工作组,为区域发展注入海事能量。

“我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片滩涂,如今这里已经建成现代化泊位25个,港口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每天运输原油、化学品的船舶络绎不绝,成为后方石化基地原料和产品的重要运输通道。”徐圩海事保障工作组负责人马鸿飞介绍,“海上交通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的发展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近年来,连云港海事人还有效保障了赣榆15万吨级航道、灌河5万吨级航道、连云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改扩建、滨海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码头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产生经济效益。

在助推海洋经济新业态发展上,连云港海事人再次敢为人先,下足了真功夫,取得了真成效。

近年来,海上风电已成为国家绿色转型发展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也是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如何保障风电施工运维船和进出港货船安全成为一个棘手问题。该局研究出台《连云港海事局海上风电海事监管暂行办法》,填补国内海上风电海事监管方面的制度空白。同时,还推动开展海上风电设施作业人员海上专业培训,保障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高效施工,建立海上风电险情联合救援机制,助推风电场经济效益快速产生。

绿色、低碳、环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2021年8月,全国首艘沿海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一号”轮在连云港港口交付试运行,该拖轮每年可节约300吨燃油,减排约900吨碳氧化物,助力落实“双碳”政策。但一开始,纯电动拖轮在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监管要求等方面都处于空白阶段,为保障该拖轮的顺利建造,连云港海事局专门成立纯电动船舶发展及监管研究课题组,从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海事监管要求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在船舶立项、建造、使用过程中提供政策支持,最终使该轮得以顺利建造投产,并实时跟踪船舶运行状况,研究推动相关利好政策尽快出台,助力“绿色港口”建设。

发展航海职业教育是实现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自2015年起,连云港海事局帮扶辖区一家海船船员培训机构重装上阵,指导一家民营资本船员培训机构在自贸区落地,填补了苏北船员院校培训空白,延伸地方航运经济产业链,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位决定方位,思路决定出路。连云港海事局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为事业发展创造出了更大空间。

固本培元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连云港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一意说。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连云港海事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局党组进行专项部署,确定五个专题,明确十项工作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见效。

多年来,该局始终坚持政治机关定位,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高水平推进主题教育实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加强以党的建设为根本的基层基础基本功,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为民办实事的能力明显提高。

该局深入开展海事队伍“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职业化”建设,深化人才招录、培养、使用、评价等各环节有效衔接,搭建成长平台,使每个岗位、每个领域、每个年龄段的人才都能有自己的施展空间,通过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素质拓展、轮训等,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使每个人发挥所长,找到用武之地。全国档案管理工匠型人才、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潘亚丽,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获得者卢国强,全国青年文明号政务中心、指挥中心,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赣榆海事处、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七彩海事”志愿服务队等一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脱颖而出,发挥出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浓厚氛围。

按照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要求,他们持续加强安全监管基础装备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用科技赋能水上安全监管。目前已建成海事监管基地2个、趸船浮码头9个,建造1艘60米级、2艘40米级、5艘12米级巡逻艇,完成中型溢油设备库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盐城VTS,沿海主要港口水域和灌河重要航段水域实现VTS、CCTV等现代化监管系统多重覆盖。二级数据中心,船员考试系统等一批科技信息系统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海之翼”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实现了工作写实、一图统管、辅助执法、事故调查、统计分析等功能。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砥砺奋斗绘就壮美画卷,向上向前的力量蕴藏在每一位连云港海事人的身上,萌发在向着未来无限伸展的期待中。忠诚、责任、担当是连云港海事人的底色和本色,连云港海事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作者:
链接:https://www.56tim.com/archives/425698
来源:物流报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