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吨装载测试让智能装船机走向成熟
眼下正值电力供应迎峰度夏关键时期,河北黄骅港煤炭码头船舶依次排开,运用5G技术的智能装船系统大大提升了电煤装船效率。今年上半年,黄骅港煤炭装船量累计达1亿吨,有力保障了能源稳定安全供应。
作为一名港口装船机司机,曾经每天需要手握档杆操作装船机进行对舱,反反复复多次才能对正,容不得半点误差。如今,我只需面对电脑屏幕,在操作界面输入指令,轻轻一点,剩下的就是交给装船机自动精准完成任务。这些指令、按钮虽看似简单,却凝聚着无数黄骅港人的心血。
对于传统煤炭港口而言,装船机司机的工作十分繁琐,每次对舱前,我都要检查20多个部位,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损失。想要改变这应用四十多年的作业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曾组织人员到澳大利亚学习港口经验,但最终也仅局限在“车内观看”,没有学到多少实质内容。
没有技术我们就自己研究。2017年,我们以青年职工为主,成立了智慧装船课题组,以全流程智能化为目标,开启自主创新之路。研究初期,智能装船领域相关技术尚是一片空白,且不同船舶的吨位、船型差异很大,在装载过程中容易受潮汐、风浪等因素影响实时变动,一个又一个难题,对于技术研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一点点计算,一个个方法试验,通过分析船在哪、怎么动、怎么装等一系列问题,将工作目标逐个分解攻破,最终研发了船舶定位、相互感知、路径规划、轨迹控制等多个模块,实现了装船机在船舶上的无碰撞运动。在实验阶段,参与研究的成员自愿放弃休息时间,在4个月的时间里坚持24小时轮值工作。
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我们顺利完成了上百艘次船舶试验和数百万吨智能装载测试,让智能装船机技术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实验走向实践。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我们综合运用“5G+北斗”技术,实现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了人与人、人与物的接触,为港口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屏障。去年,黄骅港煤炭装船量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4.1%。